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创新出台全国首个自治州多元解纷促进条例
TUhjnbcbe - 2025/3/10 19:37:00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日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云南省红河州人大表决通过,经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年8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个自治州层面的多元解纷促进条例,从制度层面推动了非讼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落地。

近年来

红河州两级法院

从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出发

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

形成了“外聚合力,内强动力”的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红河模式”

多元解纷“红河模式”究竟有何亮点?

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探索创新出《条例》

让多元解纷有法可依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中国——东盟两大市场的结交汇点及中国昆明——越南河内两大城市辐射交汇点。边境线长公里,下辖9县4市,常住人口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诉讼到法院的民商事纠纷呈逐年增长趋势,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的特点。为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红河州两级法院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改革。在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的积极推动下,全州法院形成了‘中院搭平台、基层找路径’的快速推进格局。”

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王勤介绍,在探索过程中,全州各基层法院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比如创建化解房地产矛盾纠纷“以商救商、法院监管、金融支撑、封闭运行”等多元解纷新模式,创新医疗纠纷解决模式,吸纳当地少数民族代表加入特邀调解队伍等等,促使大量纠纷在诉前化解,提升了诉源治理水平。

为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效,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提升为地方性法规,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于年8月向红河州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的立法建议。

年5月19日

红河州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并报经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自年8月1日起施行

这也是全国首个自治州层面的多元解纷促进条例

此次地方立法,将云南省推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红河试点”形成的经验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从制度层面推动了非讼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落地,是云南省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成果。

《条例》共有六章五十五条,包括总则、职责分工、化解途径、保障措施、监督管理五个部分,对多元解纷“红河模式”的各关键要素进行了实化、细化和制度化。

首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条例》明确了州县乡村、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在多元解纷中的职能职责和作用,就各自可以采取的解纷措施和方式、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进行了细化和明确。特别明确了综治部门为牵头部门,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设立综合调解室,协调推动多元解纷工作。

其次,充分考虑了地方民族特点。《条例》明确在解纷过程中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鼓励发挥各民族传统习俗的解纷作用,并专门对民族乡、边境民族聚集村(寨)调解组织及调解经费的支持和保障进行了明确,充分保障少数民族权益。

再次,强化了经费和制度保障。《条例》明确将多元解纷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并规定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将适合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社会力量办理。

另外,为推进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高效化解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矛盾纠纷,衔接统一司法鉴定机构、保险公司理赔、公安交警调解、人民调解、法院审判赔偿标准。

年11月,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向全州各级法院下发了《红河州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执行标准》。通过在红河州范围内统一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快速实现保险理赔。

线上“云调解”

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化纠纷

8月21日下午3点30分,在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远程调解室里,许莲芳法官和书记员正在调解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与以往不同的是,调解室里并没有双方当事人的身影,只有法官端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与双方当事人“隔空”对话。

这起纠纷的起因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新出台全国首个自治州多元解纷促进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