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
前年,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
唐初,洱海周边有6个部落,称为六诏。唐高宗时,蒙舍诏以外的五诏均被吐蕃征服。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兼并了其他五诏,建立起南诏国,并将都城从蒙舍(今巍山)搬迁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为基地,继续征服周边地区,控制今天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
年,大理被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幅员面积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万人,其中白族占65%。下辖10个镇,1个民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个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驻下关镇。名胜古迹有巍山风景区、太和城遗址等。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地处东经99°58ˊ至°27ˊ,北纬25°25ˊ至25°58ˊ之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东西横距46.3公里,南北纵距59.3公里。大理市总面积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70%、水域面积占15%、坝区面积占15%。历史以来大理市就是陆路连接滇西八地州和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冲。
大理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大理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大理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米。
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构成两大部分。东部属扬子准地台区,西部属藏滇地槽褶皱区(又称三江区)。其东部扬子准地台区,西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为界,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其西部藏滇地槽褶皱区,是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东以洱海一红河深(大)断裂为界,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南北纵贯州境。
大理市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l4.9℃,年日照时数.5小时,年降雨量为.1毫米,年均元霜期天,同时还以风高著称,故有“风城”之称。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
云南驿村有着多年的建制历史,是我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上主要的驿站之一,也是云南省内驿站使用村名保留下来的唯一村落,历史文化积淀较深。其中,现存完好的古镇古道和马店驿站,如岑公祠、钱家大院、李氏宗祠等,为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千年驿站风貌保存较完整的地方,保持着其独有的古驿镇风貌特色。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州境内大理古城北,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中的崇圣寺三塔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三塔为古代崇圣寺五大重器之首,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年-年),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6级,塔心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呈纺锤型,线条圆润,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南北两座小塔高度均为42.19米,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年)。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
苍山地质公园是一座地质构造博物馆,其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于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学、地貌学以及地球历史等地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誉为是一部孕育了20多亿年的“天然地质史书”。年9月23日,在加拿大圣约翰举行的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大理苍山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古城在唐、宋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景区。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有两个出水口:1.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宾”。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蝴蝶泉,泉水清澈如镜。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蝴蝶泉,是有名的游览胜地之一,风光秀丽,泉水清澈,独具天下罕见的奇观(蝴蝶会)。
鸡足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迦叶菩萨的道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
大理南诏风情岛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黄金地段---洱源县东南端的双廊乡境内。该岛四面环水,东靠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对苍山洱海,因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故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大理南诏风情岛被列为云南省25个旅游精品项目之一。
大理南诏风情岛在洱海三岛中独占水头。近百亩的海岛面积,静卧在蓝天之下,碧水之中的洱海中上游。远处看来犹如一把巨梭,奇异独特的地形地貌中,如果乘游艇从南面靠近小岛,游客首先见到的是近岛礁石上的一组“洱海的女儿”铸铜雕塑。这是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的形象,矫健而飘逸,与岛上天然岩石“醉八仙”相呼应。
双廊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洱风光第一镇”。位居大理市第二位,大理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