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成立一
TUhjnbcbe - 2025/2/8 16:45:00

“创新不断、政策频出、企业争相入驻……”初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以下简称昆明片区)依然热火朝天。

这个承载着云南经济发展先行区、开放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使命的平台,不断向着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和产业高地前进,正在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年8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昆明片区乘风破浪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通过不断制度创新和改革探索,在这片试验田里跑出加速度,一项项创新成果,令人瞩目。

昆明片区与国家级昆明经开区管委会合并设立、合署办公,一体化融合发展,体现出双区叠加的新优势,在周岁之际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创新机

形成26项可复制推广实践案例

昆明片区实施范围共76平方公里,位于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昆明市官渡区核心区域,在云南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中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经济体量最大。

昆明片区自成立之日起,便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书记赵学锋介绍,目前,对首年要完成的76项试验任务,昆明片区分为已完成、基本完成、持续推进、配合推进、难以推进等五大类,开展动态自评。截至8月24日,区级层面评估已完成24项,基本完成42项,持续推进5项,配合推进5项,完成率为86.8%。

梳理报送26项可复制推广实践案例中,“以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创新自贸试验区商事仲裁调解服务供给模式”和“‘多国多点、港港联动’国际运贸一体化新模式”2项入选“最佳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

昆船智能AGV研发试验中心
  据介绍,设立“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以来,共达成22个国内外合作协议,召开8场国际论坛、设立8个南亚东南亚国际联络点,向多名中外专家颁发证书,并纳入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法律专家库,国内30多位律师、行会代表成为泰国与孟加拉国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依托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为10余起国际商事争议案件提供法律服务,成功调解了两宗国际商事案件,大大缩短了纠纷解决时限,节约了维权成本。

昆明片区分别与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建立制度创新工作交流机制,推动改革创新经验共享、优势产业资源对接、互惠合作平台共建,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制度创新格局。加入全国制度创新联盟,充分利用平台作用,与国内多个自贸片区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推动试验任务尽快落实落地。

科技创新让这个区域更具活力和动力。昆明片区每年拿出至少3亿元助力企业开展研发、实施创新、技术升级,带动企业投入研究与发展经费达13亿元,大力支持研发平台建设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平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截至目前,昆明片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国家级5家)、众创空间17家(国家级5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64个(其中重点实验室7个、企业技术中心4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1个)、生产力促进分中心两个。

优流程

不断刷新速度和效率

“上周五,我在网上申请了营业执照,周一早上就自助打印了营业执照,还领到了免费提供的5枚公章,这里的服务太便捷了。”8月24日,来昆明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办事的云南联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办员肖梦捷满意地说。

年4月17日,昆明片区在全省开展为全类型市场主体一次性登记发放营业执照与提供免费全套印章服务。实现全类型市场主体1.5个工作时一次性登记发放营业执照,开办时间大幅压缩、开办成本大幅降低。

昆明片区再一次刷新了服务速度。

不仅企业开办更便捷,行政审批也更快速。以“流程最简、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为服务理念,提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创新“零见面”审批模式,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实施区域环评,将其结果作为单个项目环评的依据;建设工程项目推行“先建后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审批服务管理事项由87项精简至主流程30余项,审批时限控制在70个工作日以内。

落户于昆明片区的每一户企业,都能深切感受到“有力度、有温度、有热度”的服务模式。

此外,生产经营更有保障。成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知识产权服务;设立中小企业(双创)服务中心,形成“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在成立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设立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贸试验区诉讼服务中心和分调裁审、多元解纷中心,成立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派驻自贸试验区检察室,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想不到这里的创业环境这么优越,在这里工作舒心、经营放心、发展有信心。”不少企业主赞叹道。园区是池子、企业是鱼儿,池子足够大、大鱼小鱼都能活。昆明片区始终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坚持“放水养鱼”、精准服务,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构建起“班子成员对口联系+部门分行业+街道分辖区”常态化、全覆盖服务企业机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没有不能办、只说怎么办,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主要领导用主要精力抓招商,连续9年在全市招商引资考核中位居开发区板块第一。

出实招

增强吸引力带动力

在昆明片区的昆明综合保税区监管仓库内,一袋袋进口橡胶像小山一样高。这是今年4月新成立的云南廊湄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进口橡胶。

“目前从缅甸进口橡胶吨,贸易额为万元,今后我们做大做强橡胶产业,要把这里打造成西南片区的橡胶交易中心。”公司负责人表示,自贸试验区的利好政策让企业从危机中找到新机遇,公司将主要面对南亚东南亚从事保税仓储、跨境电商、国际货代运输、大宗贸易采购及出口云南高特产品的业务。

昆明片区功能定位是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昆明片区成立以来,在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硬核”政策文件。

今年8月18日,昆明片区发布的“1+3+N”系列政策,涵盖招商引资、人才科技和知识产权要素、产业扶持等内容备受瞩目。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每年将安排约6.7亿元资金进行政策兑现,这是真金白银“干货”,也是云南省最优政策之一。政策一体化制定,集成化程度较高,扶持范围更广,不仅拓展了受扶持的产业门类,还降低对企业地方财政贡献额度的门槛要求,更多企业可以从中受益。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片区围绕产业布局定位,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以昆船、北方夜视、南天信息设备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产业加速聚集;昆明船舶设备自动化物流系统、智能控制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新兴业态不断壮大。跨境O2O新零售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正式运行。浙江康恩贝等在区内建设工业大麻生产项目;与云南干细胞有限公司合作,投资万元建设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与驻昆基地航空公司、银行等对接,布局融资租赁、保税物流及跨境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想不到‘双区’叠加的优势,让发展势头上升这么快。”这是新入驻片区企业的普遍感受。年,昆明片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2.7%,首次跨上亿元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萎缩的双重压力,昆明片区主动作为,实现逆势增长,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在全市开发(度假)园区中排名第一;实际到位市外内资.8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上游水平。

活金融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一年来,昆明片区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试验,让企业融资更便利,金融服务更精准。

6月22日,中信银行昆明经开区支行成功使用电子营业执照为企业办理对公账户开户业务,标志着电子营业执照在云南省金融领域的拓展应用,推动了企业登记注册与银行开户流程深度融合。

年2月28日,昆明片区出台了《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关于促进银行机构发展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对入驻昆明片区的银行机构按不同级别分别给予万元、万元、80万元的房租补贴。

截至目前,昆明片区有38家银行机构,其中以昆明自贸区支行命名的机构两家——交行昆明自贸区支行、中信银行昆明自贸区支行。作为昆明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唯一金融机构的中信银行昆明自贸区支行已于年7月31日正式揭牌运营。

昆明片区支持片区内银行金融机构将跨境人民币业务作为区域跨境金融服务的核心立足点,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建设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基础结算渠道。根据不同国家区域特点,探索建立健全人民币NRA账户划转、境外银行直开账户代理清算等特色结算平台,推进人民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化进程。5月12日,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在昆明片区成功为云天化联合商务境外子公司办理了自贸试验区外汇NRA账户结汇业务。

此外,昆明片区积极推广的经验案例还有: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上线的“跨境快贷”纯线上信用产品,部署“跨境e+”,以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支持进出口企业融资;农业银行昆明分行挂牌越南盾、老挝基普、缅甸元、泰铢汇率,上线泛亚货币业务处理系统;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办理跨境人民币外债回流业务等。

在8月18日举行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招商大会上,发布了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支持金融服务发展措施,将进一步引导金融企业入驻,形成金融产业聚集效应,促进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昆明片区金融创新试点任务落地。

强党建

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昆明片区与昆明经开区合并设立以来,片区党工委抢抓“双区”融合发展新机遇,多方发力,让高质量党建引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建设发展。

聚焦“党建+双创”,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发挥昆明经开区拥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优势,每年拿出至少3亿元支持企业研发、实施创新、技术升级等,带动企业投入研发与发展经费达13亿元,支持双创党建示范走廊内的海归创业园、科技创新园、四库文创园等研发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平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打造“一园一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畅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创业服务平台增加到17家,实际入驻企业家,累计带动就业人数1.3万人,成功孵化出园企业家。

立足功能定位,昆明片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智慧党建”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在红色平台嵌入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等涉外功能,探索建立党建领跑、创新融合、精简流程、高效便捷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鞭”管理工作新机制,全力打造亲商、护商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7月,昆明片区《乘自贸东风以党建引领“双创”扬帆新时代——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党建引领双创高质量发展”案例》,成功入选《首届全国自贸片区党建创新案例》。

张雁群王致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成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