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卷烟厂全景图
“箱式贮叶贮丝库系统功能优化”“SEW变频一体机可视化平台搭建”等22项技术课题研究、“切片及加料工艺流量波动问题”等28个短板指标攻关、“一种烟草糖料液自循环恒温控制装置”等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近日,在红河卷烟厂站室“创新引领匠心‘智’造”论坛活动中,制丝车间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展示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引人瞩目。
陈伟(左一)在工作室指导徒弟
近年来,红河卷烟厂积极推进劳模和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规范创建工作,通过开展专家引领、“一站一室”“高师带徒”“业务培训”“分级比武”等活动,激励不同岗位的产业工人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在“传、帮、带”中让“新工成才、老工成匠”。
陈伟工作现场
“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而卷烟工业企业的‘创新工作室’恰恰就是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孵化器’和提高创新创效能力的‘加速器’。”红河卷烟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文娅介绍说,红烟先后设立了8个“室站”,其中以劳模为带头人的“室站”就有5个,在工厂搭建的平台上,名师带徒、匠心传承释放出“集群效应”,成为行业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样板间”和“试验田”。
卷包车间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凝聚职工群众智慧力量,引领员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近期,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新址启用,除了注重硬件升级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由单一的技术带头人为主导,转变为“技术负责人+管理负责人”双驱动模式,设置“技术攻关日”“技术培训日”,固化技术攻关研究和技术培训活动的组织,形成“活动日+例会制”的双轨并行,为工作室疑难攻关、创新研发、传艺授技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行保障。
装修一新的陈伟劳模创新工作室
年荣获云南省第23届“劳动模范”称号的高级技师田发祥,是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红河卷烟厂卷烟机首席专家,并拥有云南省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田发祥技能大师工作室”。据了解,田发祥工作室先后完成科技创新项目80多个,成功申报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0多个,培养出30多名技术能手及标兵。
田发祥(右二)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周若捷摄
陈伟、田发祥在创新方面的成长之路,是红河卷烟厂着力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动缩影。此外,红河卷烟厂还有荣获“全国烟草技术能手”“红云红河集团三八红旗手”的钟莉,荣获“红云红河劳动模范”的曹炳强,荣获“红云红河集团标兵”“红河卷烟厂劳动模范”的工程师徐飞等一批高精尖人才,先后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名师“担纲领衔”,让徒弟“唱好主角”,最大限度激发了员工的创造热情和成长动力,推动了技能工人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田发祥(右一)指导青年员工刘颖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红河卷烟厂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培育出一大批新生力量,90后女工刘晓迪荣获全国烟草行业技术能手、制丝车间电气维修班的钱俊一举夺得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青年员工正接过师傅们的接力棒,担当起时代重任。截至目前,全厂现有人取得了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累计获得云南中烟及以上技术能手荣誉70余人次,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能量集聚和裂变效应得到凸显。
记者:杨会国李立章文/图
原标题:《名师带高徒!红河卷烟厂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