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一个不温不火的导演,特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TUhjnbcbe - 2024/12/31 18:33:00
白癜风最初几天照片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86526.html

一个不温不火的导演,特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就是著名导演冯小宁!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野马说娱乐。冯小宁是干美术的,特讨厌搭景,搭出来的景在心里全是假的,能看出来,这样就有一种逆反心理。后来他拍戏老不搭景,逐渐地养成了习惯,不愿拍内景戏。有个片子就零零散散一两个内景,比如说有一天拍了个镜头,因为钱少,租的灯少,用两个灯打亮环境,主要场景的戏就现场瓦的灯泡拍。大家看到的寨主和黑子谈判的戏就是用现场的瓦的灯泡的照度拍的,用ASA度的胶片拍,曝光控制上把一些密度保持住,省好多事情,效率高,一天下来拍了很多的镜头。

冯小宁主要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大家知道,一人身兼数职,其他的几个主创的费用就可以省了不少。并不是他要得多少,这部戏的运作方式采用的是后期分账方式,现在一分未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降低影片的成本。再有,十年前做导演时,美术系毕业的学生,一般没有人相信,更没有人给你钱。这样就只能自己干,慢慢地积累经验,摸出点门道。比如说摄影吧,美术系毕业的同学绘画的功底好,构图好,感觉也有,有时在现场看别的摄影师拍心里着急,最后熟悉了就自己来,反而能把原来的想法拍出来。

他写的剧本跟别人不同,别的编剧都是从生活的感觉出发,而冯小宁从视觉出发。视觉给触动可能更大,比如他的影片《战争子午线》,就是在拍《大气层消失》时从长城那边走过,感觉夕阳照在长城上特别好看,渐渐形成了《战争子午线》的剧本。从视觉到文字,再用摄影机还原为第一次的视觉感受比较准。自己掌握摄影机越来越顺,别人问我累不累,实际比较轻松,中国和外国都有导演兼摄影师的,美国影片《与狼共舞》就是一例。

冯小宁回忆一场戏大屠杀共四五个镜头,以及日本人用毒气的戏,这几个镜头后来进行了红色调的主观处理。原来想处理成黑白的影调,后来觉得不合适。有这个想法,做出来够不够味还是问题。配光时,洗印厂不干,说画面这么红上面审查会通不过,冯小宁说这是成心想处理成这个样子,当年张艺谋拍影片《红高梁》的时候也很红。学生戏中农村的小女孩收拾得特干净,在处理上你是怎么想的?冯小宁想影片中的规定情境是小女孩的爷爷带着她生活,小女孩的妈妈不在了,爸爸又出去了。可能爷爷特爱她,每天给她洗洗澡,收拾收拾,所以比较干净。

冯小宁《大气层消失》与《战争子午线》是在年和年连着拍的,拍完后冯小宁觉得特别不理想。第一,当时资金太少,两部戏都是47万元人民币拍摄完成的。第二,是自己的手太潮。由于影片涉及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挺有吸引力,还想再尝试一下,就像同学们做练习题一样,一道题做完,得了60分,就还想再做得更好。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战争情结”。从年就开始酝酿电影《红河谷》的剧本,剧本刚写完就停了下来,感觉不行。

如果还用四五十万拍,肯定会砸。年,上海投资0万,影片《红河谷》就有了资金的保证。在影片《红河谷》中,涉及的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问题,可以和平共处做朋友,但是要是谁欺负谁,就会出现悲剧。影片《红河谷》完成后,冯小宁做了几个总结:第一,人物塑造比较浅层次。第二,故事讲述比较松,没有按照一般的电影规律来讲。电影故事的讲述方法有多种,但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其实,这些规律、技巧、方法,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老师都讲过无数次。第三,我以往的作品中,包括影片《红河谷》,个人的主观意念很强,时不时就在影片中反映了出来。媒体对影片《红河谷》也进行了批评。

《红河谷》定位于西藏的特定环境,加上摄制组全体人员的努力,拍得比较美,票房达到万。赞扬的人不少,也有一些批评。影片《红河谷)以后,冯小宁自己静下心来,回过头来看影片中的那些不足,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就在影片《黄河绝恋》中加以改正。比如说,影片中的三炮和欧文这两个人物,都有较强的个性,故事讲述一环扣一环,悬念在不断出现。在影片《黄河绝恋》中,仍然是战争与人性、战争与爱的冲突。

如果当年影片《红河谷》是70分的水平,将来看全国观众的反应,《黄河绝恋)如果达到了75分,就说明进步了。有过一些记者朋友问他,怎么不像导演冯小刚一样拍一部贺岁片?他说为什么要像冯小刚一样拍贺岁片?也有一些记者朋友问冯小刚,说为什么不像导演冯小宁一样,拍一部悲剧影片?其实,每个人的本事就够学这点东西,先学会再说。其他的剧本,如喜剧片、科幻片,他都在写,什么时候合适再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是野马说娱乐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转载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不温不火的导演,特有自己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