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根据评选结果,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张桂梅等68名同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李增军等名同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张顺东、李国秀夫妻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我省吴志宏等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我省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8人分别是:
吴志宏生前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三村乡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补干村第一书记;
余运清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司法局遮岛司法所所长;
唐新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街道河畔社区居民;
段金辉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
桑南才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
李恒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张子权生前系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级警长;
周琼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街区个体工商户。
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截至目前,共评出名全国道德模范和名提名奖获得者,这些模范人物是道德的践行者、精神的引领者、时代的奋斗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力感召力。
张桂梅: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
今年64岁的张桂梅,是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更是一位从教40余年的资深老教师。年起,张桂梅一边在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了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将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教他们读书识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长期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和儿童福利院的管理经历,让张桂梅认识到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受教育的程度更低,她决心帮助更多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年起,张桂梅开始为这个“很难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争取支持帮助。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学校建成当年便招收了来自丽江市华坪县、永胜县、宁蒗县等地区的名女孩。可没多久,第一年招收的学生中有6人提出退学。为了把山区女孩子留下上学,她又开启了艰难的家访路,在条件极差的山区行走,她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旧疾复发晕倒过,但她从未放弃,一条家访路坚持了10多年。做通了思想工作,越来越多的女孩走进校园,用知识改变命运。建校以来,已有名贫困山区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
张顺东李国秀夫妻:身残志坚拼出幸福生活
张顺东右手、双脚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左手,妻子李国秀生下来就没有手,只有一双脚。结婚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相继而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他们不等不靠,坚持种田、养殖、赶集、卖货,用残缺的身体支撑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李国秀靠双脚在地里劳动,还能用脚绣花、写字,张顺东甚至还学会了驾驶农用三轮车。
20多年来,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努力拼搏改善生活条件,同时,教育子女要读书好学。张顺东坚信:儿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决不能把贫困传给下一代,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现在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儿子初中毕业后参加技能培训,靠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务工增收。
夫妻俩虽然残疾,照顾自己都有困难,但从未因此放弃赡养父母的义务。母亲已经80多岁了,生活难以自理,夫妻俩把老人照顾得很好,张顺东的哥哥因病、嫂子因意外相继去世,两个孩子成为孤儿,张顺东夫妻俩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使他们健康成长,大侄女出嫁、小侄女上学一样都没有落下。
8位提名奖获得者品行高尚耀云岭
“生前,倾心扶贫,用生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目标;去世后,家人遵其遗愿捐献器官,书写了延续生命的人间大爱篇章。”这是吴志宏灿烂绽放的生命光彩。吴志宏曾4次到农村挂职任职,3次主动申请到红河州路途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乡镇工作,承担着6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扶贫路上,吴志宏全力以赴,直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去世后,家属经过商议,一致同意遵从他生前捐献器官的愿望。
坚守基层司法行政岗位的余运清20年来,模范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拼搏奉献在“维稳一线”,积极化解矛盾及隐患。她长年扎根基层,推进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把调解工作做深、做实,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之时,余运清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保护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赞扬。
自幼在洱海边长大的唐新华,6岁时就学会了游泳。他分别在年6月4日、年9月8日和年6月18日,3次奋不顾身挽救5名溺水者的生命。唐新华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洱海游侠”。在疫情防控期间,唐新华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用一副热心肠,温暖了身边的许多人。
投身花卉产业17年的段金辉,凭借诚实守信和劳动创造幸福的经营理念,从一个对种植花卉不甚了解的普通农民,成为了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专家,一个带领花农增收致富的“领头人”。他规范公司、合作社及周边花农的生产流程,带领团队探索高效无土栽培技术,积极研发选育新品种。段金辉又通过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