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红河干热河谷绿色蝶变
TUhjnbcbe - 2024/8/30 16:37:00
白癜风可以吃什么零食 https://m.39.net/disease/a_5875609.html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记者尚秋媛沈泽隆


  实习记者石琴


  芒果、荔枝、牛角瓜、猴面包树、爪哇木棉……近日,记者驱车沿盘山公路蜿蜒而行,看到来自不同地域的各类植物在红河干热河谷山坡上茁壮成长,片片绿荫将这里点缀得生机勃勃。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红河县人民政府共建的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山地未来”),记者见到了来自个旧市贾沙乡封口村的李翠兰,她正在路边给植被浇水。李翠兰对记者说,眼前的一幕,与十年前相比,可谓天差地别,她见证了干热河谷一点点变绿的过程。“能让这些荒山秃坡变绿,是科技改变了干热河谷的未来。”李翠兰说。


  近年来,如何开发利用好红河干热河谷资源,惠及南部地区群众,一直是我州孜孜以求的发展课题。山地未来于年6月通过科技入滇计划落地红河县,项目共投入万元资金,占地面积亩,立足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难题,监测山地生态过程,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生态循环创新,推广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服务西南干热河谷综合保护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


  “红河县背靠哀牢山脉,具有得天独厚的种质资源以及多元共生的特色生物与生态系统,然而,干热河谷带高温少雨,生态十分脆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许建初介绍,“山地未来要干的事就是把现代科技融入当地千年的农耕智慧中,把传统农业和未来科技融合起来。”


  为了找到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山地未来强化科研人才支撑,引进了7名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等。同时,科研团队还到非洲等地寻找良种良策,筛选树种,集成技术。目前,山地未来科研团队共在红河谷记录发现大型真菌余种,成功驯化了彩色木耳、小香菇与白灵芝等10余个新品种;引种珍稀名贵木本经济植物35种逾2万株。


  “这里种的是芒果,那边种的是金木棉,成熟后通过加工可以做成毛巾、衣服等。”在实习生王鑫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北京油鸡养鸡场和鲈鱼池。王鑫雨告诉记者,工作人员给鸡和鱼喂的饲料是黑水虻,通过养殖黑水虻对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进行生物处理,黑水虻又成为养鸡和养鱼的优质饲料,由此实现“畜禽渔”循环发展。


  目前,山地未来已在干热河谷开发修复中取得初步成效,“荔枝产业园已经试产,产品通过沪滇合作平台销往省外;金木棉产品已拟定万元的销售计划……”从许建初的话语中,记者看到了干热河谷蝶变成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发展蓝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河干热河谷绿色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