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云南民族语地名呈现怎样的分布格局
TUhjnbcbe - 2025/4/27 16:37:00

原创牛汝辰

现今云南各民族的地理分布十分复杂,少数民族语地名的地理分布更复杂。上世纪九十年代,朱惠荣先生曾对云南民族语地名分布做了统计分析,他认为彝语地名分布最广,遍及全省的大部。西北部的宁蒗、永胜、中甸各县;西部大理州除剑川、洱源以外各县,临沧地区北部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各县,最远达怒江边的沪水和龙陵;南部思茅地区澜沧以东各县(景谷除外);以及楚雄、昆明、东川、昭通、玉溪、红河、文山、曲靖等地州各县,皆有彝语地名。

但是,有的县只有几条彝语地名,有的县彝语地名仅集中在其边缘的某一小范围内,都只能算彝语地区的边缘区。综合分析彝语地名的数量、密度和重要地名的比例,则彝语地名集中的范围,西北至金沙江以东,西部包有洱海以东、以南各县,以澜沧江为界,南部以红河为界,并包有红河以南的景东县,东南部包有文山州的文山、砚山、丘北、马关、西畴诸县。

傣语地名集中分布的范围包括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以南各县。低热河谷和低海拔的干热坝子往往有傣语地名分布。

傣语地名分布的界线,怒江河谷北至泸水县六库;澜沧江河谷北至云龙县旧州;金沙江河谷的永胜、华坪、永仁、元谋、武定等县皆有傣语地名;双柏县境东部的绿汁江河谷,弥勒县境的南盘江河谷及朋普、竹园等坝子,也有傣语地名。

傈僳语地名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遍及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各县,德宏州部分县,宾川、样云东部,云龙、永平、漾濞、元谋、腾冲、龙陵等县亦有少量分布。

白语地名分布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弥渡、南涧两县除外)及兰坪、泸水两县。维西县白济汛、中路、维登等乡,福贡县匹河,保山市老营,南华县及昆明市郊也有白语地名。

哈尼语地名主要集中在红河以南的元阳、红河、绿春、元江、墨江、江城、景东各县,镇沅、勐腊、勐海、澜沧、新平也有分布,往北达峨山县的化念、甸中、大龙潭等乡及双柏县东部的大庄乡。

苗族在云南分布广泛,苗语地名分布也较广。但苗族搬迁频繁,且袭用原有地名的情况较多,所以苗语地名的数量不多,且最分散,大体滇东南的文山、砚山、西畴、丘北、沪西、广南、屏边为一片,金沙江南岸武定、禄劝的山区为一片,滇东北威信等县也有分布。

藏语地名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贡山县。

纳西语地名分布在丽江、香格里拉、维西,德钦亦偶有纳西语地名。

景颇语地名都在高黎贡山以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近千条景颇语地名,主要分布在潞西、瑞丽、陇川,腾冲县古永、泸水县片马等乡也有。

佤语地名集中在沧源和西盟,与之相近的镇康、永德、耿马等县及澜沧县西北部安康、雪林、木戛,孟连县西部南雅、富岩等乡也有分布。

拉祜语地名稀疏地散布在澜沧江两岸的临沧、双江、耿马、沧源、澜沧、孟连、勐海、景洪、景东、景谷、普洱等县,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富邦乡最集中。

瑶语地名较少,分散在南部沿边的金平、河口、西畴、砚山、富宁、勐腊等县。

壮语地名以富定、广南两县最多,富宁县有条,广南县有条,其他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及沪西、师宗两县的南部。

分布范围较小或数量较少的有怒、独龙、普米、阿昌、德昂、布朗、基诺、布依、水、蒙古、满等民族语地名。

怒语地名集中在贡山、福贡两县及泸水县北部、兰坪县西部。

独龙语地名集中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流域。

普米语地名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能找到。

阿昌语地名在梁河、陇川和云龙的漕涧还能找到。

德昂语地名在潞西、瑞丽等县市保留了44条。

布朗语地名散布在勐海、墨江、景东等县及澜沧县惠民乡。

基诺语地名集中在景洪市基诺山,景东县的龙街乡也有少量分布。

布依语地名集中在罗平县东部与贵州省接壤的布依族聚居区。

水语地名集中在富源县东南部与贵州接壤的水族聚居区。

蒙古语地名仅在通海和昆明遗存,至今使用的满语地名会泽县有3条、镇康县有1条。

云南民族语地名的地理分布也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性。

参考文献略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民族语地名呈现怎样的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