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秘方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
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精准助力旅游行业稳住基本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税务系统立足职责,依托“减、退、缓、免”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发力,主动出击,确保旅游行业企业及时享受税惠“红利”,有效激发旅游市场新活力。
“紫色花海”“红砖艺术建筑群”等一系列标志性景点已经成为红河“东风韵”特色小镇的亮丽名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作为经营企业的云南东风韵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前期建设投资体量大,导致企业的进项税额巨大,大量资金积压,加之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压力陡然增加。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当地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为纳税人送上“税务大礼包”。“新政策一出台,税务部门就通过‘云税通’给我们推送了政策解读,专管员同志还亲自上门开展宣传和辅导。万元的留抵退税税款成功到账,对我们当前来说是非常及时且有力的支持。”云南东风韵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邓涛说道。
弥勒市税务局精准梳理涉旅相关行业,建立线上线下双服务机制,对行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归集整理,线上利用税企群、“云税通”税企互动平台等“点对点”精准推送,线下实地走访入户宣传,“手把手”辅导申报操作,实时跟进政策落实情况,切实将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落到企业口袋。
同样感受到税收政策“力度”和税务服务“温度”的,还有泸西景宜吾者酒店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据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石珺介绍,公司疫情期间最困难的时候面临场所设施维护、职工工资和大量的退单,直接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余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这不仅是解决企业运营困难的良药,更是我们旅游业复苏的定心丸。”谈及未来发展,石珺信心满满。
作为红河州北大门的泸西县,近年来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为帮助旅游业企业走出运营困境,当地税务部门持续深入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退税减税专组、税费政策志愿服务队等方式线上线下服务联动,让减税降费红包直送企业,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加速“重启”,助力泸西旅游业“造血”“输氧”焕发新活力。
伴随着康养旅游、养老产业的兴起,赋有“全国天然氧吧”美誉的石屏县兴起了一众主打康养类的特色休闲度假行业。但受疫情影响,康养产业链条相关的旅游、餐饮、住宿行业的客流量大幅下降,石屏旅游业进入“寒冬”。
红河龙韵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石屏县优质的生态资源,开发集餐饮、住宿和游玩于一体的度假休闲项目。公司财务负责人朱梦洁介绍,受疫情影响,尤其是年,外来团客基本为零,客源仅有本地游客及零星外来游客,营业收入下降了近70%,企业不得不采取职工轮岗调休的方式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对餐饮、零售、旅游等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的政策制定下发后,石屏县税务部门迅速行动,主动对接社保部门,对符合缓缴政策的企业进行快速精准筛选,通过召开缴费人业务培训会及入户宣讲等形式,第一时间将缓缴政策送达,确保红利应享尽享。
“11万元的缓缴税款,就像给了我们一笔‘无息贷款’,帮助公司缓解资金压力,经营情况正向好发展。”朱梦洁表示。(记者郑义通讯员杨敏杨蓉丽)
(责任编辑:叶玮)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