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南有个化石村盖房子全用3亿年化石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效治疗 https://m.39.net/pf/a_10467294.html

老旭甸村,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大山深处的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村落。村庄所在的山体拥有着庞大的化石储量,这些化石距今约3亿年,以珊瑚和植物形态为主,因此拥有“中国化石第一村”的美誉。老旭甸村有多人,有家谱记载,村民是几百年前一支从南京迁徙至此的周姓人的后代。从此,老旭甸成为了附近几座山中唯一一个汉族村落,而其他山里居住的几乎都是彝族和哈尼族。

这里的小巷子、村民家中的墙壁上,都随处可见清晰的化石。有完整或断裂的树叶、纹路依旧在的树皮,甚至是蚌壳、螺壳形状的化石。

穿梭在化石的世界里,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看这千万年的变迁,感慨着沧海桑田。

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相传在几百年前,老旭甸的祖先刚刚移居至此的时候,便从附近的山崖凿取这样的石头,用来建造房屋。这里的化石距今已有3亿年,有学者推断,古时的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一场泥石流卷走了成片的花草树木,随后在这里沉积,变成了化石。

化石采集地位于村落的东南角,这里的村民自古以来用化石作为建造材料砌筑房屋。对于村民来说,这些化石就是普普通通的建筑材料,从来也没有当回事。老旭甸的房屋因地制宜的采用了当地彝族房屋的构造,运用了平顶的土掌房形式,与当地自然融为了一体。从远处望去,房屋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户户相连。

村里一位老人说,老旭甸村在这里已经延续了多代人,世代都是在山里采集化石来建造房屋,而建造的房屋可以居住百年之久。用化石建造的屋子冬暖夏凉,而且隔音隔热、透水透气。经过几百年岁月的洗礼,村里的一些墙壁已经有了倾斜,但村民们毫不担心,因为当初建房时用的风干后的化石粉和水混合而成的灰浆,可以充当化石间的粘合剂,使得化石咬合在一起。

村里民居的底层设有堂屋、卧室,二层为仓储,院内包含着牛棚猪圈等,人畜混居,卫生条件不甚理想。不过这里的猪牛等家畜,也都享受着冬暖夏凉的待遇。村民们说,这里的每户人家大都会收藏着一些清晰的化石,给到此旅游的人们看,偶尔还会做一做小生意。

牛街镇是个非常缺水的地方,但老旭甸的龙潭水常年汩汩而出,清甜的山泉水解决了一村人的饮水问题。村里还有一个水塘,多是降雨收集的,天气热的时候,村里的小孩经常来这里游泳。村里还有一些天然的奇石小景,也别具特色,如村内一个造型奇特、敲击能发出清脆声响的响马石。

近些年,村里由于拥有这样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村落风貌,吸引了一些摄影爱好者前去探访,中央电视台也来过这里做报道。但就目前的观测而言,村里来的游客很少。一来这里处于大山之中,路途遥远,交通方便;另一方面,村里也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对于化石感兴趣的游客毕竟只是少数。

村民们依旧过着原本的生活,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和烤烟,也没有外来业态入侵。这里的人们都很淳朴,见到游客常常会指路,告诉游客那里的化石比较明显。

土掌房的房顶基本上都是连在一起的,随便上到一家的屋顶,就能把全村的屋顶走个遍。这样平坦开阔的场地成了晒粮食、堆谷物的好场所,甚至村里有了红白喜事,都可以在屋顶摆上宴席。古老的化石村,犹如一座矗立在深山的古堡,蒙着神秘的面纱,静看如梭岁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