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龙堡村芹菜塘小组,只见边境一线的值守人员正顶着烈日巡逻。作为涉边村寨,去年防疫工作展开后,芹菜塘党支部书记王朝云积极动员党员和群众,组建起了一支拥有62人的精锐防控队伍,牢牢守住了辖区18.6公里边境线。“只要能守护好大家身体健康,让大家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们的辛苦付出就是值得的。”王朝云表示。
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芹菜塘小组仅是河口县抓实防控举措、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的一个缩影。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河口县始终把疫情防控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不断强化常态化防控工作举措,全面加快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坚决管住边境、守好国门,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工作人员在边境一线值守
抓牢一线封控。严格实行省州县乡村“五级段长制”,在全县设置个执勤卡点,每天发动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力量人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值守,不断织密扎牢边境一线防控网。同时,以“分片负责、划片包干、网格化管理”为原则,组织全县家单位名干部职工和名村组干部,对10个乡镇(农场)、48个村委会(社区)、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开展网格化包保,构建从边境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防控链条。
工作人员在边境一线值守
强化二线管控。河口边境管理大队、火车北站、铁路公安、非抵边乡镇(农场)等坚决扛起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查缉,在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布设二线查缉卡点,查验通行车辆、人员健康信息。强化公共场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督促加强测温、扫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
工作人员在边境一线值守
加强口岸监管。严格落实“互不入境、分段运输”跨境货物运输要求,在河口口岸北山公路大桥设立缓冲区,中越双方代驾统一在缓冲区进行车辆交接,对车身、驾驶室进行消杀,进口冷链食品实行%采样核酸检测。同时,在山腰火车站铁路口岸新建㎡混凝土浇筑地面及㎡活动板房作为中越人员隔离办公专用通道、休息活动室及出入境通关办公场所,在中越铁路大桥入境端口铁路轨道左右两侧新建一架喷洒式消毒设备和43.29㎡消毒办公用房,坚决守住火车站防疫阵地。此外,针对南溪河口岸入境人员,在入境后第一时间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状况申报,同步开展境外旅居史调查、人员信息登记,第一时间转运至定点隔离酒店进行“14+7”集中隔离,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核酸检测。不仅如此,河口县还在城区划定3个货场作为进口冷链货物集中监管仓区,实行24小时值守,对进出货场的冷链货物运输车辆进行消杀、登记备案及核酸检测报告查验,并及时暂停进口疫区食品,从源头上阻断境外疫情经由进口货物传播入境的风险。
工作人员在边境一线值守
严格重点人员管控。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效能,持续抓好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排查,构筑起“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全民防控体系。截至8月5日,全县共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人次(其中,外籍人员人次),完成重点场所核酸采样检测份(其中,进口冷链货物份)。
工作人员在边境一线值守
全力构筑免疫屏障。全县设立15个接种点,高效、安全、有序推进第三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8月5日,18岁及以上接种第一剂完成率.4%;15岁至17岁接种第一剂完成率.34%;12岁至14岁接种第一剂完成率.48%,18岁及以上完成两剂接种完成率.83%。
记者:黄传龙
图片由河口县委宣传部、河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普薇
“”是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官方调查电话,请放心细致接听,客观公正回答问题,切勿挂断、拒接和使用不文明用语,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云南红河发布(hhrb_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