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族名片彝族大山的子孙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27172.html

彝族

大山的子孙

人口分布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根据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彝族总人口为人。彝族主要居住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等都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

历史记载

彝族起源问题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彝学研究的一大难题。综合各种观点,由江应梁和方国瑜提出的“氐羌说”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影响也比较大。

彝族的发展历程,彝文文献记载的六祖分支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从先秦、两汉到三国、魏晋、隋唐,再到宋、元、明、清,各种汉文史籍和彝文典籍都有详略不一的记载。其中唐朝的南诏政权是彝族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元、明、清三朝相继在彝族地区实行的土司制度,进而改土归流,明初的奢香夫人为明朝统一西南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国时期的龙云统治集团对云南的建设和开发成绩斐然。年的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历史时刻,更是一段民族平等团结的佳话。

宗教信仰

彝族笃信人世间的一切灾祸,如疾病瘟疫、旱涝灾害等等都是凶鬼作祟所致。要应对人世间的种种灾难和不幸,就得由神灵和人类之间的媒介毕摩和苏尼举行各种仪式来对付,转危为安。彝族人信奉万物有灵,把近祖亡灵超度送回祖宗发祥地的“尼姆撮毕”仪式,是彝族人精神信仰中的核心成分。

宗族关系

彝族拥有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共同体即家支,它以父子联名的形式形成谱系,把所有宗族成员串联在一起。源自同一始祖的成员,只要没有举行分支仪式都属同一家支,每个男性成员的名字都会入谱进而成为家支的一员。过去凉山彝族的政治制度就是靠家支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来体现的。

彝族社会中存在一套维护人际关系和伦常秩序的言语行为规范,特别信奉重义轻利的君子风范,彝族人把脸面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凉山彝族还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习惯法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饮食

民以食为天,彝族依赖自己居住地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凭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法则,就地取材为我所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无论是让人垂涎的坨坨肉、辣子鸡、坛子牛肉,还是酸菜土豆汤和三七汽锅鸡,都秉承着原汁原味的烹饪准则,让人胃口大开。

彝族的餐具独树一帜,特别是凉山彝族木制和皮质的漆器,造型独特,美观耐用。彝族以热情好客闻名,无酒不是席,彝族的酒文化无处不在,所有的社会生活包括婚丧嫁娶,节庆活动都离不开酒。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禁忌和用餐礼仪。

节日娱乐

彝族有很多的节日,诸如赛装节、密枝节、马缨花节、插花节、跳公节、虎节等等。

火把节和彝历年是彝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火把节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这天过,跟彝族的火图腾有一定的关系。彝历年是彝族辞旧迎新的节日,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彝族民间谚语有“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彝历年是嘴巴的节日”的说法,火把节期间有很多的集体娱乐项目,诸如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到了夜晚,田间地头到处是点燃的火把,真可谓“满天星斗落人间”。

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被学界以昆明为坐标分成东西南北中和东南部六大方言,方言下面再分不同的次方言和土语。

彝族拥有自己的原创文字,彝族先民用彝文以诗的语言书写和创作了诸多的彝文文献。彝文文献卷帙浩繁,可以分成毕摩文献和大众文献两类,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宗教类占的比重最大。

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护持下,彝文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目、出版以及翻译和研究都有了不少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部彝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摘自:国家民委

长按上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